大数据学院召开教育思想大讨论专题研讨会
【大数据学院讯】为深入贯彻落实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2035年)》《江西省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2035年)》等文件精神,响应学校“聚改革之力,谋发展之策”教育思想大讨论号召,主动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,科学编制学院“十五五”事业发展规划,助力学校打赢申硕攻坚战,推动学校的高质量发展,2025年10月14日下午,大数据学院在主教学楼318教室召开全院教师教育思想大讨论专题研讨会。会议由学院院长、党总支副书记徐照兴主持,学院党总支书记王春梅、副院长赵德福、刘巍及各教研室主任、学工办成员、专业骨干教师参会。
为贯彻落实学院布置的全员参与的任务,信息工程教研室、数据科学教研室以及学工办分别举办了教育思想大讨论专项会议,会中,各位老师积极参与,各位老师分别就自己的观点展开讨论,分别对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等五个专题提出多条建议。

王春梅书记建议,学生思想引领需与专业培养深度融合,要以“价值塑造”为核心锚点,推动“思政+专业”双轨育人。一方面,建议打造“大数据赋能服装产业”特色思政课程,将行业内“数字转型攻坚案例”“校友技术报国故事”融入思政课堂,引导学生树立“科技服务产业”的职业理想;另一方面,针对“双导师制”落地,提出建立“学生成长跟踪档案”,由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共同记录学生思想动态、专业学习进度及实践成果,每学期开展1次 “育人成效复盘会”,及时调整指导策略。同时,她指出要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规划的关联性,结合大数据专业就业方向(如服装数据分析师、供应链数字化专员等),邀请企业HR、行业专家开展“职业认知工坊”,帮助学生明确发展路径,缓解就业焦虑。
赵德福副院长围绕“教学质量提升与课程体系优化”提出具体要求。需以“岗位需求倒推教学内容”,针对信息工程、数据科学两个教研室提出的课程模块调整方案,建议优先落地“服装大数据应用”“数字时尚建模”等微专业,配套制定“实践学分认定细则”,将学生参与企业真题项目、跨学科工作坊的经历纳入学分考核;其次,针对“双师型”师资建设,提出建立“校企教学共研机制”,每季度组织校内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联合开发教学案例(如服装消费大数据分析案例库、智能供应链实训手册),同时明确“教师企业实践成果转化要求”—教师挂职期间需至少带回1个可融入课堂的实践项目或1项教学改革建议;此外,他强调要完善“教学质量动态监测体系”,通过分析学生课程成绩、企业反馈意见、毕业生就业对口率等数据,每学期对课程设置进行1次微调,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同频。
刘巍副院长聚焦“科研反哺教学、竞赛赋能能力”提出实施路径。在科研方面,建议以“服装+大数据”为核心方向组建跨学科科研团队(整合数据科学、服装设计、商学院力量),重点攻关“服装流行趋势预测算法”“智能库存优化系统”等产业痛点问题,同时建立“科研成果教学转化清单”,要求教师将科研过程中形成的技术方法、研究结论转化为课堂教学案例(如将企业库存优化项目拆解为学生课程设计题目);在学科竞赛方面,提出构建“分层分类竞赛培养体系”—基础层开展“院级大数据应用挑战赛”(面向低年级,侧重基础技能),进阶层组织参与“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(大数据方向)”“中国服装数字创新大赛”等高水平赛事(面向高年级,配备“专业教师+企业导师”双指导),同时明确“竞赛成果与人才培养挂钩机制”,将学生竞赛获奖经历纳入保研、奖学金评定参考指标;此外,他指出要搭建“科研-竞赛-就业”衔接平台,定期举办“科研竞赛成果推介会”,邀请企业观摩学生竞赛作品、科研项目,推动优秀成果转化为就业offer或企业合作项目。
徐照兴院长作总结讲话,首先肯定了大家为了学校学院的发展进行了积极思考,大家都能以江服主人翁的身份为学校的发展而思考。其次,从大家的发言稿来看,大家的发言建议聚焦学校要求的五大主题,很多建议还是比较实的,具有积极意义。总的来说,大家思考发言基本能围绕理事长提出的“四个对接”,即对接国家战略、对接地方需求、对接产业行业、对接民众所盼。希望大家在今后工作中要紧密围绕四个对接开展工作。
通过此次教育思想大讨论的开展,统一了共识,凝聚了大家的思想,形成几个讨论专题的总结建议,为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明晰了方向,为学校的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大数据学院力量。